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组负责人

最小化 最大化
 
 宋延林 研究员
      1989年和1992年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6-1998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兴趣:主要从事信息功能材料、光子晶体制备与应用、绿色打印印刷材料与技术研究。
 
兼职: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 中国真空学会理事
◇ 中国计算机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
◇ Scientific Reports,《中国印刷》,《中国印刷年鉴》等杂志编委
◇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最小化 最大化

Tel:010-62553912

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号楼
邮编:100190

最新进展 最新进展

最小化 最大化
«返回

内容

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研究员团队实现液滴的程序化操控--Science Advances

说起生物化学实验室,你会想到什么?

 

(图片来源:科学网)

 

这些瓶瓶罐罐上,经常标注着"有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的警示,而有的化学生物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可能有毒性,放射性等等。既然这些实验试剂这么危险,那么能不能通过自动化的手段来进行?

 

近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研究员团队实现了液滴的可编程操纵。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利用磁场控制的微型机器人可以实时地对液滴进行移动、切割、释放和旋转。该研究在微流控、组合化学和生物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于2020年2月15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如何操纵液滴

 

移动液滴的方法有很多,其根本原理是在液滴上施加驱动力,当驱动力大于阻力后,液滴就会发生移动。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雨后水滴从玻璃窗表面滑下,就是水滴的重力克服了水与玻璃之间的粘附力而发生移动。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明了多种实现液滴移动的方法。比如,利用热梯度、电浸润、声波、磁流体和磁响应表面等等。

 

然而简单的移动液滴难以满足实际化学生物实验的复杂需求,因为在这些实验中,经常需要从一种试剂中取出一定量的试剂,加入到其它试剂进行反应。我们称这种复杂的液滴操纵为多行为液滴操纵。如何实现液滴多行为操纵,是液滴操纵研究的难点之一。

 

车窗表面滑动的液滴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移动、切割、释放、旋转……都能实现

 

为了实现液滴的多行为操纵,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动态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对液滴移动时前后两端的阻力进行再分配。他们利用磁场控制两个不锈钢小球,然后利用这两个钢球对液滴进行操纵。当钢球之间的距离适中时,钢球可以拖动后方液滴移动,实现液滴移动;当钢球之间距离较小时,钢球移动后无法拖动液滴,但能在钢球之间切割出小液滴,从而实现液滴切割;而当钢球间距较大时,钢球无法拖动液滴,且在钢球之间不会残存小液滴,实现液滴释放;而且还可以控制磁场使钢球产生转动,实现液滴旋转,从而搅拌液滴里的液体。

 

液滴的多行为操纵 (图片来源:宋延林课题组)

 

研究人员对液滴操纵原理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通过调节钢球间距,重新分配了小球前后方的阻力。当小球之间间距较小时,前方阻力较小,后方阻力较大,小球移动时液滴就会被从中间扯断。而增大小球间距后,前方的阻力会增大,而后方的阻力会减小。适当调控它们的相对大小,就可以分别实现液滴的移动和释放行为。

 

除了水,还能操纵油和空气

 

研究人员还展示了这种机器人操纵油滴和气泡等多种流体的能力。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在空气中操纵液滴,还能够在水下操纵油滴,在油下操纵水滴,以及在水下操纵气泡。这使得该液体操纵方法的应用范围得以大大拓展。

 

多种流体的操纵 (图片来源:宋延林课题组)

 

自动化的化学生物实验

 

利用这种液滴多行为操纵方法,可望实现化学生物实验的自动化操控。研究人员展示了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实现的酸碱中和反应。他们将氢氧化钠液滴、酸碱指示剂液滴和盐酸液滴放在基底上。通过程序控制小球先从氢氧化钠液滴中切割出一个小液滴移动到酸碱指示剂中,搅拌加速混合之后,液滴变为粉红色。随后小球又从盐酸液滴中切割一个小液滴移动到酸碱指示剂中,搅拌后,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中和,液滴又恢复了无色。

 

操纵液滴完成酸碱中和反应 (图片来源:宋延林课题组)

 

这项研究实现了液滴的复杂行为操纵。可以通过简单的程序设计,实现复杂的化学生物实验的操控。也许有一天,未来的化学生物实验只需要"编程"就可以实现。

 

(本项目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和博士后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7/eaay5808.full

 

来源:"科学大院"公众号(ID:kexuedayuan)

 

作者:李安 宋延林

 

课题组组长致辞--致梦想者 课题组组长致辞--致梦想者

最小化 最大化

From "Impossible" to "I'm possible"

      从事科学研究是幸运的。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这是探索者快乐的源泉,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从事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谁谓荼苦,其甘如饴",因为有梦想。

      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将个人梦想汇入人类进步的梦想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创造新应用。

将"Impossible" 变成"I'm possible",需要的是一点创造,一点努力,一点坚持,更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精神,一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与自信。

      以切.格瓦拉的诗与所有胸怀梦想者共勉:

      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

      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

      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风采 风采

最小化 最大化

课题组动态 课题组动态

最小化 最大化
显示 42 条结果中的 1 - 25。
每页条目数 25
的 2
名称 日期
化学所赵进才院士、宋延林研究员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3-05-29
宋延林:科学家和企业家手拉手才能真正做好科技成果转化 2023-05-16
绿色印刷实验室《光晶异彩》作品受邀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万物生息”展 2021-09-30
北京印刷学院罗学科校长一行访问化学所 2021-02-26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发布化学所宋延林研究员主持起草的印刷图案边缘波浪线测量国际标准 2020-11-03
颠覆传统的纳米印刷技术 2017-07-19
祝贺2017年博士硕士毕业生顺利毕业 2017-06-20
科研成果荣获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04-27
清华大学材料系刘锴老师来组 2016-12-21
高萌同学荣获第七届国际柔性印刷电子会议——Student Poster Award 2016-09-18
祝贺2016年博士硕士毕业生顺利毕业 2016-07-02
人民日报:做研究一定不能急(记者手记) 2016-04-29
人民日报报道:把“不可能”变为“我能够”——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团队研发的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在世界印刷领域全面领先 2016-04-29
宋延林研究员获2015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FACS)奖 2016-04-02
印刷周企业人物┃宋延林,改变未来的纳米印刷技术 2016-03-15
宋延林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 2016-01-19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员到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 2015-10-10
剑桥大学赵其斌博士到课题组做学术交流 201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