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负责人
![]() |
宋延林 研究员 |
1989年和1992年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6-1998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兴趣:主要从事信息功能材料、光子晶体制备与应用、绿色打印印刷材料与技术研究。 |
兼职: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 中国真空学会理事 ◇ 中国计算机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 ◇ Scientific Reports,《中国印刷》,《中国印刷年鉴》等杂志编委 ◇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
最新进展
内容
钙钛矿材料由于优异的光电特性和溶液加工性能,近年来在光伏等光电子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有机-无机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已经超过25%,与商业化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相当,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是钙钛矿电池走向商业化的关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宋延林课题组近年来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通过有机阳离子置换方法实现一维到三维钙钛矿的原位转化,获得大面积和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器件的光伏性能得到明显提高(Adv. Mater. 2018, 30, 1804454);利用甲胺气体液化钙钛矿薄膜,再通过控制甲胺气体挥发,首次实现了在二氧化钛基底上形成由毫米级单晶钙钛矿晶粒构成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Nat. Commun. 2020, 11, 5402);另外,在提高锡基钙钛矿电池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6688)。
由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中存在有机阳离子,薄膜的热稳定性差,影响器件的光伏性能和寿命。采用无机铯离子代替有机阳离子制备全无机钙钛矿电池具有重要意义。近期,课题组在全无机铅钙钛矿薄膜制备和光伏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PbI2、CsI 和二甲基碘化铵 (DMAI)作为前驱体,通过真空辅助热退火的方法制备了CsPbI3钙钛矿薄膜。通过调节退火过程中的环境压力,平衡钙钛矿薄膜转变过程中有机副产物的产生和释放速度,促进钙钛矿的成核和结晶以及降低薄膜内缺陷态密度和提高载流子寿命,器件的光伏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从17.26%提高至20.06%,同时电池的稳定性明显改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Angew. Chem. Int. Ed.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3778)。文章的第一作者为联合培养博士生禹光辉,通讯作者是蒋克健副研究员和宋延林研究员。
图一 真空辅助热退火法制备钙钛矿薄膜及太阳能电池性能
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
2022年7月6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课题组组长致辞--致梦想者
From "Impossible" to "I'm possible"
从事科学研究是幸运的。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这是探索者快乐的源泉,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从事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谁谓荼苦,其甘如饴",因为有梦想。
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将个人梦想汇入人类进步的梦想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创造新应用。
将"Impossible" 变成"I'm possible",需要的是一点创造,一点努力,一点坚持,更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精神,一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与自信。
以切.格瓦拉的诗与所有胸怀梦想者共勉:
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
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
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